400-123-4567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邮箱:admin@youweb.com
手机:13800000000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第二系列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第二系列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第二届国际书法嘉年华

更新时间:2025-09-23 17:19:39

  金秋时节,墨香满城。“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第二届国际书法嘉年华”系列活动在河南洛阳偃师区张海书法艺术馆盛大开幕。继首届“传承与发展 ——首届国际书法嘉年华”成功举办之后,本届嘉年华进一步拓展活动深度与广度,在六天时间内,以十八个展览为主线,穿插学术研讨、交流互动等环节,以墨为桥,融贯古今,联动科技,十八项书法相关活动系统呈现了书法艺术在继承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的生动图景。这一国际性书法盛会,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在全球视野下推动书法艺术实现现代转型与跨界融合的重要平台。

  2025 年 9 月 20 日上午 9 时 30 分,“第二届国际书法嘉年华”开幕式在张海书法艺术馆隆重举行,拉开这场国际书法盛事的序幕。

  本次活动由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多部门联合主办,中国书法家协会与河南省委宣传部担任指导单位。开幕式汇聚了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代表,河南省四大班子领导,港澳台地区书法家代表,以及来自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近二十个国家的书法家和在华留学生,全国各地书法家、理论家、教育工作者等千余人共襄盛举。

  开幕式的核心环节为三大书法方阵集体亮相。首先是由 200 名内地与港澳台书法家共同书写《平“语”近人》选段,以现场创作的形式,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随后,来自二十个国家及地区的国际书法家代表首次以团队形式组成方阵登场,打破以往个人参加惯例,成为书法交流史上的一次创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 60 人携手书写 “团结、和平、友谊、发展”等主题内容,融入多语种书写形式,体现书法文化的国际包容与多元交融。最引人瞩目的是 8 台人工智能书法机器人方阵,不仅完成自主书写与命题表演,还与中学生和书法爱好者进行实时“PK”,生动展现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

  科学技术是文化赓续繁荣、生生不息的活力源泉。在人工智能纳入国家战略、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机器人参与书法创作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它打破了艺术与科技的界限,提示我们:书法不仅可以“人手书写”,也可以借助新 技术实现“智能书写”,这种跨界融合正是“创新性发展”的典型体现。

  更重要的是,AI书法的出现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创作主体”“笔法本质”“艺术价值”等根本问题。它既是对传统书写方式的挑战,也是对书法传播路径的拓展——借助科技,书法可以更高效、更广泛地进入国际视野,成为跨文化对话的媒介。这正是书法艺术响应“新质生产力”号召,在实践中回应时代命题的体现。

  “第二届国际书法嘉年华”推出的 18 个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展览,分别于张海书法艺术馆、洛阳美术馆与郑州美术馆同时展出。以“致敬先贤”“聚焦当代”“面向未来”三大主题为框架,构建起一条跨越时空的书法史脉络,清晰呈现出书法艺术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已故书家系列展览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艺术精神的有力接续。 “承先启后——中国近现代已故书坛大家画(造)像暨书法展”采用“画像+题 诗”这一创新展陈方式,立体还原了1812年至2021年间跨越两百余年的30位书家的艺术人生与精神世界。以启功先生为例,他所创立的“启体”不仅融汇唐宋明诸家之长,更以“结字为先”的理念颠覆传统书学认知,提出“黄金结字律”,极大推动了书法教学的现代化进程。他的艺术实践,堪称“守正”与“出新”高度统一的典范。

  同样,“日本国近现代已故书坛大家书法展”汇集了30位日本书家的作品,时间跨度自 1565年至2001年,长达四百余年。该展与中国已故书家展相呼应,系统梳理了汉字书法在日本的流变与发展。譬如被誉为日本近代书法之父的日下部鸣鹤,不仅承袭中国北碑理论,更将其与本土审美相融合,形成雄强厚重的书风,展现出文化交融中所迸发的创新活力。

  此外,同期还推出“韩国近现代书法大家二十人作品展”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近现代书法展,涵盖多位已故大家与当代名家作品,既体现传统笔法精髓,又反映时代精神与创新探索。这些展览共同说明,真正的创新从未脱离传统,而是在深刻理解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个人风格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本次活动高度重视当下书坛的中坚力量,推出聚焦老、中、青三代创作者的展览,集中呈现出当代书家在书法艺术不同维度的探索成果。

  “一啸风起——首届(1981 年)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获奖作者作品邀请展” 汇集了19 位获奖作者的48 件新作。既深情回顾了44 年前那场开创性的活动,又集中展示了他们如今的艺术成就,勾勒出一代人的笔墨旅程。“博学广识—— 中国当代书坛名家论书诗手札精品展”精选 45 件诗书合璧之作,将传统手札与现代审美结合,既延续文脉,又彰显时代气质。而“魏碑圣地——第七届全国魏碑名家新作展”更集中呈现魏碑书风在当下的多样探索,体现出古老书体在当代语境中的再生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的机制本身也体现出创新。如“全国高校教师书法学术邀请展”要求参展者须同时具备学术专著与书法作品,并经过双重评审才能入选。这一机制鲜明体现出学术与创作并重的导向,有力推动书法由“技”向“艺”与“学”的综合层面深化发展。

  本届嘉年华特别关注青少年群体的创作实践,显示出书法艺术薪火相传的生命力。“未来可期——河南省小学生书法展”通过“守正奖”与“出新奖”的设立,既鼓励基础扎实的传统书写,也嘉奖富有童趣的创新尝试。“五洲同心—— 国际在华留学生书法展”则汇集来自五大洲留学生的作品,虽笔法尚显生涩,却真实反映了中国书法在国际传播中的广泛影响力。这些展览表明,书法的未来不仅在于技法的传承,更在于文化的感染与情感的共鸣。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第二届国际书法嘉年华”系列活动,通过展览、学术、科技、教育等多维度的联动,展现出书法艺术在当代的多元面貌与发展可能。它既尊重传统、回归经典,又拥抱科技、面向未来;既立足本土、彰显文化自信,又面向世界、促进文明互鉴。

  如今,“国际书法嘉年华”系列活动已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它既是展示书法艺术的窗口,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实践。

  墨香悠远,文脉流长。在这场以笔墨为桥的盛会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艺术的展示,更是一种文化的态度:传统并非静止的遗产,而是可被不断重新阐释、 转化和发展的生命体。第二届国际书法嘉年华正是以这样的理念,推动书法从历 史走向当代、从本土走向世界。

【返回列表】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新闻资讯 成功案例 礼品知识 客户留言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Copyright © 2012-2018 某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xxxxxxxx号